正规股票配资平台_实盘股票配资_专业的股票配资官网

股票配资证券 名医就在家门口,“15分钟健康圈”全面形成|同德三十年,共筑幸福街②

发布日期:2024-12-04 21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09

股票配资证券 名医就在家门口,“15分钟健康圈”全面形成|同德三十年,共筑幸福街②

【编者按】股票配资证券

三十载砥砺奋进,三十载春华秋实。1994年11月18日,白云区从石井镇划出同德村(包括横滘、上步、粤溪、田心、鹅掌坦等5个自然村)及新建的大型居民区,设立同德街。今年11月18日,白云区同德街将迎来成立30周年的日子。

从交通瓶颈的突破到地铁网络的覆盖,从老旧村落的华丽转身到现代家园的崛起,从教育资源的质变到医疗服务的升级,同德街的每一次跨越,都是对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的生动诠释。

三十而立,风华正茂。今日之同德,繁花似锦,生机勃勃,群众共享发展成果,烟火气中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三十年来,同德街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在政府、居民、企业等多方力量的同心共建下,昔日的水乡街区完美蝶变为今日的现代化活力新城。

值此同德街建街30周年之际,南方日报、南方+特别推出《同德三十年,共筑幸福街》系列报道,展现同德街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风貌、新成就。让我们一同走进同德,见证变迁,感受幸福,开启未来。敬请垂注。

30年来,白云区同德街医疗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,无疑是建设幸福同德浓墨重彩的一页。

从最初的广州市中医医院同德门诊部,到后来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同德院区(下称“同德院区”);从同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再到构建“1+3+N”社区卫生服务体系,同德街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,“15分钟健康圈”全面形成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新期待。

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、系统连续的预防、治疗、康复、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,是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功能。

一方面,同德街推动同德院区与同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互补充,构建布局合理、层级优化、功能完善、协同联动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,让每一个居民都能享受到与三甲医院同质化的高质量医疗服务,达到以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治和上下联动为内涵的分级诊疗成果,让“小病在社区,大病到医院,康复回社区”成为现实。

另一方面,推动白云区内医疗机构与街道社区需求深度融合,通过开设特色专科、义诊活动、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等措施,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康需求。2023年,在多阵地共同发力下,同德街老人体检人次首次突破1万人次,高血压慢性病患者管理率达80%,创有史以来最佳成绩,为同德居民健康保驾护航。

彻底告别“就医难”

三甲医院惠及15万群众

今年4月,一位少女因误服药物被紧急送医。同德院区急诊科与肾内科团队迅速为患者进行了洗胃、气管插管、血浆置换等一系列救治措施,病人终于脱离危险。

急危症处置是检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指标之一。同德院区肾病风湿免疫科病区是广东省“十一五”中医重点专科,在急危重症肾衰竭患者救治方面处于广东省内高精尖医疗水平,第四届国医大师凃晋文常态化来院指导。

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同德院区。

同德街群众曾经也面临过“就医难”的困境。

20世纪90年代,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推进,大量老城区居民迁入同德地区。然而,当时同德地区的医疗体系尚未成熟。

“许多从荔湾西关迁来的老居民,习惯了便捷的医疗服务,初到同德时,感觉缺医少药,尤其是缺乏三甲医院的服务。”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同德院区门诊主任李大鹏回忆道,“我们先开通了同德门诊,ICU紧急服务、住院服务和各种专科服务仍然缺乏。”

2012年,广州市政府制定了《同德围地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》,启动了幸福同德围“9+1”工程,其中重点推动优质三甲医院分院落地同德。

经过五年的努力,2017年,同德街首家具备全科门诊、住院的综合性三甲医院——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同德院区正式落成,总建筑面积为28405平方米,床位编制数205床,定位为综合性医院。拥有多层螺旋CT、DR、彩色超声多普勒、大型生化检查仪等一批现代化诊疗设备,有效解决了同德地区15万居民就医困难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同德院区和院本部的医务人员实行统一管理与调配,可使同德群众享受和本部同样的诊疗服务,真正实现三甲医院就在家门口。

今年,同德院区启动升级工程,将四楼的综合办公区和门诊区整体搬迁,推动重症监护病房ICU建设。

“有了ICU病区,将来我们可以支持外科、骨科、妇科做一些复杂手术和高危手术,病人不再需要再转移到本部,这对于守护同德居民的健康意义重大。”李大鹏表示。

目前,ICU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,预计下个月即可投入使用。同德院区还对旧门诊进行了升级改造,改善了医疗硬件,并进一步完善了针灸、按摩、推拿等中医特色服务。

挖掘存量空间

构建“1+3+N”社卫服务体系

10月11日,同德街举办关爱居民健康防治慢性疾病大型义诊活动,同德院区的专家直接来到了群众家门口。

“这样的义诊活动真是太好了!我平时就有腰腿疼的毛病,今天让专家一看,还学了几个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,感觉舒服多了。”张阿姨满脸笑容地说道。

同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住院服务。

同德街与同德院区紧密合作,通过举办常态化义诊活动,加深了医院与居民之间的联系,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健康社区。

中医特色理疗项目向来深受同德居民的欢迎,中医专家们为居民提供了耳穴、贴敷等中医特色理疗服务,帮助他们缓解病痛、改善身体状况。

近年来,同德街公共卫生委员会积极整合辖内医疗资源,推动同德院区和同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医适宜技术应用、“老慢精”患者管理、愈后康复及课题研究等方向进行共建合作,旨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,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,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,并改善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。

近日,同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田心院区(以下简称“田心院区”)投入试运营。“以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要走一段路,现在坐电梯到楼下就可以进行中医理疗了,连马路都不用过!”家住万科同悦府的姚先生兴奋地说。

田心院区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,内部设施完善,拟逐步开设老年人和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理疗、全科和儿科等服务。

同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田心院区。

“田心服务点的启用,惠及了田心村2万名居民,也是同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网络的重要延伸。”同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佩儿表示。

近年来,同德街积极盘活集体物业,整合公配物业,挖掘社区“微空间”等方式,构建“1+3+N”社卫服务体系:

在同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,先后落地了横滘院区(300平方米)、田心院区(250平方米)和鹅掌坦村健康服务阵地(80平方米),在20个社区设立32个健康体检和慢病随访点。

随着服务阵地不断扩大,“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”基本实现,将服务送至居民“身边最后一米”,持续提升服务内涵,进一步满足居民日常医疗需求,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就医体验。

新姐是同德街的老街坊,她见证了同德街医疗服务的巨大变化。

“以前看病,我们喜欢到越秀区,要走很远的路,有时要排队等很久。”她说,“但现在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在我们家附近,看病开药都能满足,再也不用跑到外面大医院折腾了。尤其是中医特色服务,针灸、推拿等等都非常受到老年朋友的欢迎。”

小病在社区,大病到医院

康复回社区

同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前身是石井医院同德门诊部,当时只有30多人,只能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简单的门诊服务。

“现在,我们中心有140多人,服务实力大大提升,有条件为居民开展更多样化、个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。”刘佩儿说道。

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就医感受,同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模式,更是在白云区内率先探索开展基层住院服务,为长期卧床且需要康复治疗的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
中心还开展了家庭病床服务,依托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的形式,经家庭医生专业评估后,把病床“安”在居民家里,实现了连续、可持续的医疗服务。

范叔是一位患有慢性病,但行动不便的居民,他深切感受到了家庭病床服务的好处。“以前,我每次去医院都要家人陪同,很麻烦。现在,医生直接上门服务,不仅方便了我们,也减轻了家人的负担。”他感激地说。

同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重专科建设,结合同德街居民疾病谱和居民实际需求打造系列特色专科。目前,中心已开设了口腔科、眼科、中医科等特色亚专科,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。

“我们中心始终以居民需求为导向,通过定期收集居民意见、建议和对日常医疗卫生服务总结反思,及时了解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,作为中心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依据。”刘佩儿说道。

专家表示,随着普惠信贷政策的激励力度不断加大,普惠信贷的覆盖范围在延伸。同时,目前普惠信贷依然面临风险成本高、投入产出回报低的难题,接下来应瞄准痛点,疏通发展普惠信贷的堵点,推动普惠信贷更好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同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积极与上级医院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。目前,中心目前是白云区西部医疗集团成员单位,并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等等分别建立医联体合作模式,畅通上下双向转诊通道,构建“小病在社区,大病到医院,康复回社区”的医疗服务模式。

此外,同德街还有42家民营医疗机构,1家综合性医院,16家门诊部,23家诊所,2家卫生服务站,充实同德街医疗卫生力量。

从最初的“就医难”到现在的“15分钟健康圈”,同德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理念。未来,同德街将接续奋斗、砥砺前行,提供更加优质、便捷的医疗服务,让同德居民的幸福感“原地升温”。

相关阅读:

“下一站,同德”:大道如虹天地宽|同德三十年,共筑幸福街①

南方+记者 谭超

摄影 石建华股票配资证券